結果母枝以春梢或早秋梢為主。果實扁圓形,縱徑4.72厘米,橫徑5.80厘米,單果質量87.5克,果實大小整齊,少籽(混栽園果實有種子 4~6粒)。子葉綠色,多胚和單胚,在與有籽品種或有花粉育性的品種混栽時,果實中種籽數增加。果頂平,有淺印圈,果基部平,果面橙紅色,較光滑,富光澤,果皮厚度為0.21厘米,易剝離,橘絡多。果肉橘紅色,果肉細嫩化渣,風味較濃,瓤瓣數7~9,含維生素C 210.8毫克/千克,可溶性固形物13.7%,可滴定酸l.8%。果皮類似于砂糖橘。
對溫度及旱澇適應性與溫州蜜柑近似,但積溫以達到5 000°C及以上為宜。與枳殼、溫州蜜柑等嫁接親和。容器苗定植一般2年開始結果,露地苗定植一般需要3年,4年產量12~15噸/公頃,6年平均產量達到45噸/公頃,高接換種,2年恢復樹冠,產量達到18噸/公頃,3年在22噸/公頃左右,豐產穩產。無特異的病蟲害。除忌氯現象明顯外,對土肥水條件無特殊要求,但肥水充足有利于其提高坐果率,增大果實和改善色澤。
2 栽培技術要點
對土壤適應性廣,坡地、平地、紅黃壤、紫色土及水稻土均可種植,以緩坡地種植產量及果實性狀最佳。宜選擇年均溫17°C以上,≥10°C年有效積溫5 000°C以上,1月份平均氣溫5°C以上、無霜凍或霜期15天以內,光照時數1 100~1 600小時的地區種植。新果園定植前施腐熟有機肥70噸/公頃,加過磷酸鈣2噸/公頃,定植株行距3米×4米,每公頃栽750~1 275株為宜。避免與椪柑等有核品種混栽,否則種子偏多。對氯肥敏感。冬季、高溫干旱季節注意灌溉和覆蓋保摘,保持水分的均衡供應。及時疏花疏果,以保證果實整齊度,提高品質。夏季利用植物秸稈或者收割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