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樹雖然具有強大根系和較強的抗干旱能力,但隨著本身需水量和蒸騰耗水量大,遭遇長期供水不足和干旱的脅迫,也會造成葉片萎蔫、變黃,發生早期落葉、部分枝條干枯甚至全樹干死,引起的后期問題非常嚴重。
及時灌溉或葉面噴水
對于水源較為便利的果園,在干旱發生時可采取少量多次灌溉的方式,讓土壤保持濕潤,并在早上9時前或下午4時后多次給樹冠噴清水,為整個樹冠降溫的同時又能給樹體補充水分,建議每10~15天對果樹噴施邦德首果力壯(已掛果果樹)或邦德首葉力壯(幼樹或葉色偏淡的樹),對黃化較重卷葉明顯的,則加入磷酸二氫鉀噴施,增強恢復作物葉片的光合作用,減少高溫缺水造成的卷葉黃化及落果現象。
相對水源不夠便利的果園,可采取滴灌或滲灌,以保持土壤濕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處于干旱時間比較長的果園,應小水灌溉,不能大水漫灌,盡量采用溝灌或穴灌的方法,以免果實迅速吸收水分,造成裂果現象。
以草保水,該除還是不除?
果園生草是不少果農不愿采用的方法,或許這跟大家認為果園有草意味著主人懶散的觀念有關。其實,果農如果平時注意在果園種植鼠茅草、高羊毛、白三葉草等,反倒可以因此具備果園覆蓋法的全部優點,減少果園水分蒸發量,提高保水抗旱能力。研究表明,果園種植白三葉草,可使降雨的蓄積量增加21%。
同時生草的果園能改善果園小氣候,維持土壤溫度的恒定,對于果樹生長是很有利的
用草覆蓋是減少地面水分蒸發的根本措施,可充分利用稻草、雜草等對果園進行樹盤覆蓋,如果園此期雜草叢生,建議減少除草工作,可利用雜草的覆蓋,保水并減緩水分蒸發,減緩干旱的危害。
對于雜草較多的果園,可除部分雜草,將雜草埋入土中,以消滅與果樹競爭水分和養分的雜草。然后,開溝施肥,培土壅蔸,增強土壤肥力,提高土壤孔隙率和含水率,還能減少旱性和病蟲害,有利于促進果樹生長和發育。
巧用保水劑
結合澆水、下雨使用保水劑,大樹3兩左右/棵,小樹1-2兩/棵。結合肥、水,最好再覆蓋一層地膜,保水效果更好,保水劑在膨脹之后(70%-80%左右)可以為果樹緩慢提供水分。
及時預防病蟲害的發生
高溫干旱后,果樹樹勢普遍衰弱,容易導致病蟲害的發生,可根據不同果樹的病害發生規律,及時噴施一次“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錳鋅、撲海因、金潰腐、掃螨凈、阿維菌素、三唑錫”等藥劑,請根據果園情況用藥以防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,避免引起早期落葉,使樹勢盡快恢復。
合理修剪枝條
修剪是調整樹勢強弱的重要措施之一,但高溫干旱時對果樹進行修剪,使得枝條新增傷口,加大樹體的蒸騰作用,必定加重危害。
如必須修剪,可對一些病蟲枝、弱枝、徒長枝等進行修剪,修剪時應盡量短截,不可重剪,以緩和樹勢,減少營養生長對水分的大量消耗。
在果樹生長期,可及時抹除多余的萌芽,疏除多余的枝條,以減少枝葉數量,減少水分蒸騰量,防止葉面水分過分蒸發和灼傷,修剪后噴施一次糖醇螯合鋅加磷酸二氫鉀,可迅速補充葉片養分及減緩干旱對果實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