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村集體土地這棵“梧桐樹”引來“金鳳凰”。該村將300余畝村級集體土地承包給榮浩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,用于發展大棚車厘子產業。后來,又引來碭山與廣德扶貧合作項目落戶。為滿足企業用地需求,村黨總支成立專班,加強協調土地流轉擴建,組織老黨員和群眾代表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,一個星期完成流轉土地300余畝,用于車厘子種植,初步形成規模較大的車厘子產業園。
隨著示范帶動作用的不斷擴大,陽光玫瑰種植和辣椒制種基地兩個項目先后落地產業園。目前,該村共計流轉土地1200余畝,相繼迎來6家合作社落戶,形成了以車厘子種植、陽光玫瑰葡萄為主導,其他果蔬種植共同發展的連片產業園。
產業是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。李屯村產業園主導水果產業,以大棚櫻桃、葡萄種植為主,櫻桃、葡萄的種植帶來的高效益增強了種植戶擴大發展的信心,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和技術帶動。六個合作社積極打造“產業+驛站+脫貧戶”模式,大力發展產業扶貧、建立“扶貧驛站”,通過優先錄用脫貧戶勞動力、給與資金扶持等方式,激發了殘疾人、脫貧人員的志向,讓一大批脫貧戶獲得在家門口掙錢的機會,實現了脫貧和就業雙贏,走出一條“輸血變造血、驛站扶老鄉”的家門口就業脫貧模式。
李屯村水果產業健康發展,促進集體經濟收入連年攀升,2020年收入突破50萬元,2021年收益突破100萬元,村集體收入的80%用于資助脫貧戶,使貧困戶有了一定的穩定收入,也為下一步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,真正實現了村、企、民三方共贏。
該村千畝產業園特色種植產業扶貧實效凸顯,李屯村委會榮獲“全省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十大示范村”稱號,產業園也獲得“全市第一批十大現代農業產業園稱號”;2022年3月,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評選了50個省級“三變”改革典型示范村,碭山縣碭城鎮李屯村名列其中。
下一步,李屯村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,拓寬增收途徑;抓住鄉村振興機遇,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引導發展資源開發型、資產盤活型、產業帶動型、股份合作型、鄉村旅游型等多種類型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,大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類型、多渠道發展,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“內動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