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十年前的桔園,曾是一片大毛坡,一眼望去都是荒山,完全不是現在的景象。近年來,永善縣立足自身地理和氣候優勢,不斷發展特色水果產業,推動沿江十萬畝特色水果精品示范帶建設。截至目前,全縣特色水果種植面積已達18萬畝,昔日的荒山變成了如今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金山銀山。
"我們身后這一片就是曾經的大毛坡,2016年通過政府協調,進行了土地綜合整治,政府為這個地方做了水池、水窖還有機耕道等,目前我們這里全部種了白桔和枇杷,目前的產值每畝可以達到4500元以上,豐產以后每畝產值可以達到35000元左右。"黃華鎮金寨村黨支部書記曾中德說道。
黃華鎮地處溪洛渡水電站庫區,為助力庫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,黃華鎮于2016年12月在金寨村投資1970萬元,建設760畝黃華桔園。
與此同時,黃華鎮組織金生泰種植專業合作社、富群農業專業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成立黃華桔園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,負責統一營銷、打造品牌。在發展柑橘產業過程中,聯合社堅持走綠色、無公害發展之路,并吸納社員230戶686人參與發展,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多個,2021年共支付務工工資100多萬元、土地租金23萬元。
涂孔全是永善金生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,他于2016年在黃華桔園承包土地180畝種植白桔,簽訂了20年期承包合同,2021年投產后畝產500斤,總產量7000斤,賣出25萬元,收益初見成效。
"我們承包這塊地是第5年了,去年是初產期,每畝只有400、500斤,賣七八塊一斤,收入有25萬,今年果子掛得好,收入會達到50、60萬,豐產期要到明年,純收入可以達到100萬,真正實現了荒山變成金山銀山。"涂孔全說道。
"桔園開發后確實好,老板有經濟收入,我們在這里離得近,也方便于打工,我們家有兩個人在這里干活,一年能找3萬多的工錢。"群眾彭國財說道。
黃華桔園是永善縣十萬畝特色水果精品示范帶建設中的一部分。永善沿金沙江岸線長達175.45公里,立體氣候特征顯著,發展特色水果產業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。通過近年來的發展,全縣水果種植面積已達18萬畝,一年四季均有鮮果上市,已經成為沿江區域老百姓的增收支柱產業。
下一步,永善將持續盤活現有土地資源,大力發展沿江特色水果,努力提升品種、品質、品牌,在沿金沙江一帶高標準打造2個萬畝枇杷園,3個萬畝柑橘園,5個千畝枇杷園,5個千畝柑橘園,統一生產、統一撿選、統一包裝,嚴格按照"綠色食品牌"標準推進示范基地建設,并借助沿江高速公路、濱江美麗公路建設,交通條件即將大為改善的機遇,結合當地文化旅游資源,大力發展休閑、觀光、采摘、體驗為一體的現代農業,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,帶動群眾致富增收,助力鄉村振興。
云南網通訊員李玉平陳立
【來源:云南網】